新闻动态

五个故事 把新重庆讲给世界听

         发布日期:2025-05-22 16:31    点击次数:87

现代化新重庆书写出怎样的“中国故事”?

\n

4月21日下午,“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重庆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在重庆召开。

\n

专题宣介会上,6名新重庆建设参与者分别以《奔赴“中国智造”的星辰大海》《接续传承的开放之路》《超大城市 治理有“数”》《“青疙瘩”变“金疙瘩”》《民主村的“幸福密码”》为题,现场讲述新重庆在奋进中迎来的新发展、新格局。

\n

这5个故事,把新重庆讲给世界听!

\n

\n

专题宣介会现场。

\n

关键词:营商环境

\n

奔赴“中国智造”的星辰大海

\n

\n

郑道勤在台上作分享。

\n

重庆中科摇橹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郑道勤第一个作故事分享。

\n

4年前,郑道勤还是一个寻找人工智能项目落地的年轻创业者。当时,重庆市政府邀请院士专家团队来渝调研,为产业转型升级支招。作为中科院下属企业一员,他参与了调研。

\n

他在调研中发现,重庆拥有制造业全部31个大类,产业基础非常雄厚。重庆正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让人工智能服务实体经济,为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丰富的应用场景。

\n

“这不正是我苦苦追寻的创业宝地吗?”郑道勤说,调研之后他决定留下来创业。

\n

企业起步阶段,由于有技术没资金,通过政府设立了创投基金,企业顺利拿到启动资金360万元;有产品没客户,政府过来牵线搭桥,帮忙敲开有需求的企业大门,推荐进入大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吸纳外地优秀人才困难,政府提供了温馨舒适的人才公寓,贴心地增设夜间公交线路。

\n

郑道勤说,创业四年恰逢重庆全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企业快速崛起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值规模实现了四年超10倍的增长。

\n

“创业梦想的实现,得益于这个时代赋予的宝贵机遇,得益于重庆这片创新沃土,更得益于中国制造的高质量转型发展。”郑道勤说,他们还有更大的梦想,就是把摇橹船划向“未来智造”的星辰大海。

\n

关键词:开放

\n

西部陆海新通道:接续传承的开放之路

\n

\n

吕嗣湘在台上作分享。

\n

吕嗣湘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机务段一名火车司机,进入铁路12年来,他从一名司机“小白”到指导司机,见证并参与重庆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的故事。

\n

吕嗣湘2013年进入重庆机务段工作,是驾驶中欧班列(重庆)的“第一人”江彤的徒弟。2017年,他有幸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第一棒”司机。很快他们的班列迎来了更多的同伴,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湖南省怀化市都加入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同开行班列近20000列,辐射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

\n

“这几年,我发现,货物查验装车越来越快,出关手续越来越简单,最快几分钟就能通关;各种单据全都电子化;铁海联运5天就能到达东南亚,比原来整整提前了10天。货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吕嗣湘说,班列还给重庆市民带来了许多“洋货”,比如德国的汽车、阿根廷的牛肉、厄瓜多尔的白虾、泰国的榴莲和椰子,这些各国的知名特产还经由重庆销往中国各地,成了中国市场的抢手货。

\n

在吕嗣湘看来,中欧班列带来的变化远不止这些。

\n

他刚入行时,团结村车站被农田包围,人烟稀少。现在,团结村车站楼房林立,车水马龙,已经变成了现代化的内陆国际枢纽。每天,向西的中欧班列,向南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向东的渝甬班列,向北的“渝满俄”班列,在团结村“四向通道”齐发。

\n

他表示,今后要继续开好火车,在这条“幸福之路”上加速前行。他也相信,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重庆的内陆开放之路也必将越走越宽。

\n

关键词:大城治理

\n

超大城市治理有“数”

\n

\n

徐龙(左)、陈莉(右)上台分享亲身参与重庆城市治理故事。

\n

活动现场,一名交巡警和一名社区工作者以自身工作中的深切体会,讲述了数字重庆建设为超大城市治理赋能的故事。

\n

交通拥堵是全球都面临的“大城市病”,如何“治”?

\n

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科研处综合科科长徐龙说,重庆交通的深刻改变,从前年4月数字重庆建设启动开始。那时,他被调到工作专班,负责开发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智能管理应用体系。

\n

目前,重庆整合了6800公里城市道路、3400个路口、2900组信号灯等交通要素,通过潮汐车道、定向车道、可变车道等精细管控措施,实现了交通智慧管理。如今,临江门路口即便车流量比10年前翻了一倍,但交通却更有序,拥堵状况大大缓解。

\n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去年10月1日国庆节的严峻考验:早上7点刚过,出城高速公路上车流量剧增,达到每小时5600多辆,比平时翻了近一倍。

\n

不过,在交通智能管理应用赋能下,拥堵时间反而下降了1个多小时。

\n

“像重庆这样的超大城市,人口密集,地形复杂,连导航都会迷路。”徐龙说,智慧交通为破解超大城市交通拥堵的“世界级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n

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街道社区工作者陈莉说,数字重庆建设也让我的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n

“每个社区工作者的智能手机上都多了一个APP,通过这个APP,我们既可以接收下发的工作任务,又可以上报居民反映的问题。”陈莉说,还可以对辖区化粪池、燃气管网等风险点进行隐患监测,有了这个数字应用,就像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我对我所负责的几百户居民需求情况了如指掌,更能和其他部门一起协同处置问题。

\n

关键词:乡村振兴

\n

涪陵榨菜:“青疙瘩”变“金疙瘩”

\n

\n

潘晓江台上作分享。

\n

作为土生土长的涪陵人,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晓江见证了榨菜的原材料青菜头如何从“青疙瘩”变成“金疙瘩”?

\n

十多年前,二渡村产业根基薄弱,家家户户守着几亩薄田维持生计,户均年收入才几千元。那时候,青菜头都是单家独户小规模种植,没有形成产业链,村民们得挑着担子,走七八里山路到附近的场镇去售卖。

\n

2015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支持。特别是区里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把“小散田”变成“连片田”,引入青菜头种植大户,采购无人机等机械设备。

\n

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青菜头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年产量达9000吨,带动户均年收入7万多元,成为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全村17户贫困户也靠种青菜头全部脱贫,过上了小康生活。

\n

2017年,他担任了二渡村党委书记,为了带领村民继续推进乡村振兴,他带领村民种植青菜头新品种——“涪杂2号”,短短一年时间,村里就发展了200多公顷优质青菜头。

\n

现在,村里的青菜头一不愁品质,二不愁销路,收购价是以前的五倍,二渡村形成了“高科技、大生产、精加工”的榨菜全产业链,被称为“榨菜第一村”。现在,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n

如今,重庆的榨菜产值已高达480亿元,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为“世界三大酱腌菜”。

\n

关键词:民生为大

\n

民主村的“幸福密码”

\n

\n

伍成莉在台上作分享。

\n

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民主村有近万居民,是重庆老兵工厂的家属区。时代在变迁,这里却像被时光按下了暂停键——房子破败了,道路坑坑洼洼,曾经的泄洪渠成了臭水沟……

\n

这样的“老厂家属区”是如何变为“幸福新家园”的?

\n

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的党委书记伍成莉讲述了民主村的故事,分享了打开民主村的幸福密码的三把“金钥匙”。

\n

第一把钥匙:让居民做主。2021年,重庆纳入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民主村是体量最大、综合性最强的项目之一。如何更新,街道发起了“四方议事会”,居民自己说了算,让民主村成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家园。

\n

第二把钥匙:解民生难题,民主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2400多人,三分之一是空巢老人,为了解决老人“做饭难”问题。民主村建成社区食堂,15元20个菜品自助选,每天有1200多人来用餐。

\n

第三把钥匙:让记忆永驻。就为了保留建厂时盖的红砖房,给老墙穿了件“玻璃外套”,用钢结构托着旧砖瓦。当年工人们亲手种下的164棵黄葛树,也保留了下来。红砖房旁,开起了咖啡店,黄葛树下,设立了创意集市,老年人在这里找得到儿时回忆,年轻人也来体验时尚与怀旧的交融。民主村成了留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的幸福家园。

\n

新闻多一点>>

\n

专家点评:

\n

扬优势补短板 建设更好的重庆未来

\n

\n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丁瑶。

\n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是重庆市重点建设的综合高端智库之一。

\n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丁瑶说,这些年她参与研究、亲自见证了重庆的发展历程。新时代以来,重庆依托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直辖体制、自然生态等比较优势,成长为中西部地区首个GDP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

\n

她从一个经济研究者、观察者的角度建议,重庆围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还可以在一些方面取得突破,比如要推动“通道经济”迈向“枢纽经济”,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推动“二元分割”转向“融合共富”。

\n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黎静 摄影 邹飞 张锦旗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乐动体育APP怎么了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